中国为何大买加拿大石油却遭背后“捅刀”?创元网
730万桶原油!这是中国在今年3月份从加拿大购买的创纪录数字。这笔“大单子”刚落地,加拿大却一边接单收钱,一边对中国发起诋毁,让人大跌眼镜。中国为什么转而大规模进口加拿大石油?加拿大又是如何一边拿订单,一边“甩锅”?这背后藏着怎样的大国博弈?
中美在关税战中相互加征商品关税,能源领域也未能幸免。数据显示,中国从美国进口石油的数量暴跌了90%,从2900万桶锐减到如今仅300万桶的可怜份额。一场本该“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就这样被持续的贸易争端搅得一地鸡毛。而加拿大却“误打误撞”成了最大的赢家,迅速拿下中国的订单。数据显示,仅在3月份,一个月内中国从加拿大进口了创纪录的730万桶石油。对于加拿大这个能源出口国来说,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但这背后并非一片坦途。加拿大加中能源与环境论坛主席姜闻然分析得很透彻近几年来,中国加大能源进口来源的多样化布局创元网,不再过度依赖中东或俄罗斯,美国的石油丢失份额,必定会被加拿大接手。然而问题来了,加拿大一边拿着中国的大订单,一边唱起了“反华”调子。当地时间4月17日,加拿大总理卡尼在竞选辩论中公开表示“中国是加拿大最大的安全威胁。”全网哗然。加拿大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他们还向美国示好并解除了钢铁、铝等多项美国产品的关税,仅这一跪,就令人遐想万分。
细细剖析,加拿大这个“左右逢源”的姿态并不简单。他们想从中国的贸易需求中分羹,填补中美博弈带来的经济真空;他们也清楚自己与美国唇齿相依,国运几乎完全捆绑在整个北美经济链条上。这种两边下注的态度,引发了不少本国民众的质疑。有人在社交媒体直言“靠中国拉动出口增长,却一边倒向美国,难道我们就不怕失去中国市场吗?”对于普通加拿大人来说,中国的合同或许更多意味着饭碗,而不是某些政客口中的“安全威胁”。
然而表面风平浪静的中加能源合作,在卡尼政府口无遮拦的指责下,已经掀起了暗潮。先是总理亲自点名“中国威胁论”,随后加拿大对中国直接进行一轮又一轮指责,从影响大选到涉俄言论,言辞之激烈,简直令人错愕。而与此加拿大对美国的态度却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高调反击美加贸易战到如今向美国低头,卡尼的政府宣布放宽美国产品关税限制,几乎将之前留作谈判的底牌一一交了出去。尽管这个妥协表面上是为了保住加拿大的国内经济,维持企业利润,但这一系列行为也让人产生疑问他们是真心在乎本国经济,还是在某种程度上“押错了宝”?
事情的发展却迎来了惊天反转。不少数据显示,虽然加拿大能从中美博弈中短期受益,但从长远却极可能因自己的不稳定态度而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的信任。事实上,中国从未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数据显示,中国对俄罗斯、中东和非洲的能源多元化依赖越来越明显。俄罗斯副外长鲁登科还公开表态“中国需要多少石油,我们就供多少,毫不含糊。”这话背后是中国能源战略布局的底气。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创元网,像加拿大这样自毁信用的行为,只会让中国的采购目标更加转向俄罗斯、中东或非洲。曾有人打趣说“如果中国真的不买了,谁还会不计前嫌继续给你送钱?”
但反观美国同加拿大的关系,也并非绝对“相亲相爱”。美加贸易战尚未完全平息,加拿大对中国的言论又让自己夹在中美之间,左右不是人。即便加拿大政府给美国开了绿灯,但这样是否就能立刻化解两国之间的经济矛盾?显然没那么容易。
表面上加拿大似乎想稳住中美两头,既不愿彻底放弃中国的庞大市场,又在拼命向美国挽回好感。但深究下来,他的“多线游戏”已经惹出新的问题。加拿大内部民众意见分歧加剧。有人呼吁加强对中国的贸易合作,毕竟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加拿大许多能矿出口的重要客户。也有声音认为,对中国妥协可能会让加拿大损失更多美方的支持。而一国两制的姿态,不仅难两全,反而可能激化矛盾,最终两头落空。
国际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也成为潜在危机。在全球经济波动的大环境下,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多个石油出口大国,都展现出愿意合作的态度。相比不分敌友、四面树敌的加拿大,中国显然还有着其他更广阔的合作对象。试问,加拿大这番背水一战的姿态,真的值得吗?
或许有人会为加拿大的“灵活”操作鼓掌,认为这是在两大国之间保有战略主动权。事实却证明,靠反复无常的举动只会失去更多。本想着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可到头来却可能因战略失误,沦为没有回旋空间的小棋子。而就中加能源订单来说,大订单只是暂时性的风光,伤害关系的标签却可能会跟随很久。不知道,加拿大那些为蝇头小利铺路的决定者们,到底有没有真正算清楚这笔账?
中国从加拿大进口创纪录的石油订单本是一段双赢的好事创元网,可为何却演变成如今两国关系紧绷的局面?加拿大政府是对形势误判,还是在国际压力下不得已而为之?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否意味着从此需要重新审视与加拿大的贸易信任关系?中国“要石油有石油”的情况下,加拿大还敢继续“说一套做一套”吗?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天牛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