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9月4日至6日微配资,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赛道复赛在珠海举行。180个优质创业项目竞逐60个总决赛晋级席位,港澳融合、全链条赋能成为赛事核心亮点。
两大赛道特色突出
港澳项目占比超三成、彰显融合活力
据了解,本次珠海承办的两大赛道,精准契合湾区产业升级需求。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赛道汇聚对回路反馈穿刺介入手术控制系统、GPCR原研创新药物发现平台、亿杉医疗-妇幼健康创新医疗器械领跑者等前沿项目,覆盖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精准医疗等关键领域,33%的港澳项目携带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参赛,团队中不乏牛津大学终身教授、香港高校科研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与珠海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形成“同频共振”。
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赛道项目覆盖范围广,既涵盖科技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也延伸至文化旅游、宠物经济、影视动漫、艺术IP等生活性服务业,业态多元、创新活跃,晋级项目中港澳项目表现亮眼,占比高达43%,成为粤港澳三地文化与服务融合的“鲜活样本”。
“不同于普通创业比赛,本次复赛的项目不仅要‘有创新’,更要‘能落地’。”赛道执行单位有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赛道,通过书面评审筛选出的90个晋级项目,50%已获得融资,技术含量高,商业潜力大。
搭建“展示—对接—落地”全链条服务体系
满足项目资金、场地、政策、产业等需求微配资
“比赛不是终点,而是项目对接资源的起点。”据了解,本次赛事在复赛期间同步搭建“展示—对接—落地”全链条服务体系,满足项目在资金、场地、政策、产业等方面的需求。
赛事联动广东粤科、深圳天使母基金等知名创投机构以及珠海科创投、正菱资本、高科金投、格力金投等本地优质投融资机构,促成一批参赛项目与创投机构达成投资意向。
赛事以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为核心,珠海高校、民营资本创业孵化载体为支撑,联动28家优质创业基地,征集近800个优质创业项目对接需求,为项目提供低成本的创业场地和全方位的孵化服务。
赛事期间同步组织4场机构集中推介,由珠海各区投促部门、投融资机构、银行金融机构和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分别进行,同时满足项目在资金、场地、政策等方面的对接需求。
会场特别设置“资源对接专区”,即使未获复赛晋级资格,项目仍可获得展示平台,并与创投机构、孵化基地持续对接。同时,现场全面呈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创业环境,投融资机构和创业孵化基地介绍,并特别设置优秀晋级项目实物展示区,为项目与机构间搭建更多沟通桥梁。
据了解,赛事期间还为晋级复赛项目提供香洲-高新线,金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线等2条创业环境考察线路,项目代表们将走进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投促部门陪同解读政策,力促优秀项目落地大湾区。
撬动创新、产业、资金、人才“四链融合”
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海在生物医药、现代服务等领域已形成产业基础。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拥有生物医药企业超500家,2024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800亿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更推出“澳企入琴”专项政策,为港澳项目落地提供“跨境通办”服务。
“承办国家级赛事既是对珠海创业环境的认可,更是一次‘精准招商’。”赛事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赛事平台与资源对接的“双向联动”,将推动创新链(项目技术)、产业链(本地产业)、资金链(创投机构)、人才链(高层次团队)深度融合。据统计,截至9月4日复赛首日上午,已经有61个项目与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初步对接,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7个。
据悉,本次赛事不仅是大湾区优质创业项目的“筛选器”,更是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强纽带”,为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水”。
本次赛事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南都珠澳双创智库课题工作室 出品
统筹:南都N视频记者 王靖豪
课题组成员:张景淞微配资
天牛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